勞動合同、聘任合同這兩種屬于不同的合同,他們主體、權利、性質都不同但又有相似之處,在司法認知和理解中容易出現錯誤和偏差。勞動合同遵循勞動法,聘任合同參考聘用合同辦法相關規定。一般員工的違法違規行為屬于勞動法規定內禁止的,單位可隨時解除合同;而屬于勞動關系聘任關系的員工采取同樣行為的,單位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
一、聘任合同、勞動合同概念
(一)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實際上,作為勞動合同的定義,上述規定是非常簡陋的。其主要問題在于沒有對勞動關系進行定義,沒有講清楚勞動關系的特征。正是由于這樣簡陋的定義,才使人們常常分不清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雇傭合同的區別。任何定義,都應指出所要定義的對象的特征,根據這些特征,可以確定對象的內涵和外延。但是,勞動法這一規定,卻不能實現這一目的。這一定義,對合同的主體做出明確規1 之所以這樣提,是因為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在《民法通則》中都是規定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規定的。也就是說,《民法通則》仍然將個體工商戶看作為自然人。
但是對客體和內容沒有明確描述。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這種定義,可以使人對買賣合同的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會同其他合同混淆。勞動合同所定義的勞動關系,其前身就是民法中的雇傭關系。勞動合同為當事人一方(勞動者)負有從事工作義務,他方(用人單位)負有支付工資義務的雙務合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在從屬關系上提供勞動,從事工作的合同。所謂居于從屬關系,系指工作的實施應服從用人單位的指示。勞動合同的概念,應該體現出勞動關系的內容。根據比較法的研究,我們可以將勞動合同定義為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指示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
(二)雇傭合同
雇傭合同,我國法律沒有進行規定。但是,大陸法系各國一般都對雇傭合同設有明確規定,例如法國民法典 、德國民法典、中華民國民法典(現在臺灣省實施),另外,英美法系國家中的英國也有成文法對雇傭合同進行規定 。我國制定統一的合同法時,在全國人大法工委委托學者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建議草案中,專設雇傭合同一章進行了規定,但是,在最終通過的合同法中卻沒有雇傭合同。對此,梁慧星先生指出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人口的絕大多數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他們與雇主(包括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靠締結雇用合同、勞動合同和聘任2合同來規定,單靠現行勞動法關于勞動合同的規則是規范不了的,而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利益未受到應有的保護,各種嚴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事件層出不窮,法院受理大量的雇用合同糾紛案件苦于沒有具體法律規定作為裁判基準。建議草案在廣泛參考各國保護勞動者的立法經驗基礎上精心設計和擬定的雇用合同一章被刪除,是最令人惋惜的 。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梁慧星教授主持的課題組向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提交的民法典專家建議稿對雇傭合同又專設一章進行規定。該草案合同編第15章第301條規定,雇用合同是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勞務,雇用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王澤鑒先生指出,雇傭合同,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內,為雇傭人服勞務,雇傭人負擔給付報酬的契約。 可見,雇傭合同的這些定義基本是一致的。
二、聘任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一)合同本身的法律性質不同
聘任合同調整的是政府對公共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人事管理行為和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屬于公法調整范疇。而勞動合同規范的是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屬于私法調整范疇。
(二)合同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同
企業的勞動合同是純粹的民事合同,合同中所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對當事人來講基本上是平等的。民事合同強調契約的自由性、合意性,一般不會發生不確定的權利或義務關系,即使發生,雙方均可自由協調解決,解除合同。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要履行一定的公益責任或義務,因此,聘任合同在實際履行中權利與義務常常發生不對等。國家有權要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履行一定的公益性責任和義務,而且,這種國家要求具有強制性,如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將會受到懲戒處置。此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所從事的崗位工作,其性質本身也是屬于社會公益性質的。一般來講,企業職工是不承擔公益責任的。
(三)爭議處理時審查的內容有所不同
由于聘任合同所具有的不同于勞動合同的特殊法律意義,在涉及人事爭議時,對事業單位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審查,不僅要以合同規定為依據,在某些情況下,還要對其“特別權利關系”進行審查,而企業的勞動者對此點審查是可以免除的。
(四)合同中用人單位的主體權利不同
企業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具有較為完整的主體權利。而事業單位在與個人簽訂合同時表面上看,具有完整的主體權利,但實際上這種權利是不完整的,主要表現在用人的許多環節上,事業單位的主體權利要受到政府的許多控制。如招聘是在政府編制確定的基礎上發生的,辦理進人手續要受到政府規定的程序控制,否則便不能發生正式的人事法律關系;事業單位在確定工作人員的薪酬上,權利也是不完整的,要受到來自政府的財政控制。因此,事業單位用人的主體權利要受到政府的一定限制。
因此,由于合同性質不同,聘任合同與勞動合同在具體條款上的區別,主要反映在對公職義務的規定,以及對人事管理程序的專門要求上。為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的性質與工作人員的管理特點,聘任合同條款應當在以下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具有履行國家公益職責的義務。
事業單位在公開招聘時要按國家編制指導或計劃進行。人事關系要經過主管部門規定的相關程序之后才能正式確立,人事關系的消除也要經過相關規定的程序。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報酬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國家財政預算的調控。
—規定公益責任違約專門條款。發生人事爭議時,審查范圍不限于合同規定的內容,如涉及特定的公益事件時,還要對用人單位與職工雙方履行公益職責和義務情況進行審查,以確定違約方及其責任承擔。
勞動關系聘任關系合同和一般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地位是平等的,所簽訂合同都受法律保護。二者同樣為用勞動換取給付,且都是持續性的。聘任合同和勞動合同的不同點在于雙方依據法律的性質,解除合同的規定不同。聘用員工有公益性責任和義務而勞動合同沒有,兩者獲得經濟賠償的標準也不同。要理解兩者需要從本質上去把握。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出軌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1-02-01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