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時,一般會簽訂勞動合同??墒窃诂F實生活中,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沒有辦法在原單位繼續進行勞動,當我們想去其他單位上班,沒有與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確定能否去新公司入職。接下來小編將針對,沒有拿到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入職的問題,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在我國沒有拿到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入職嗎?
法律并不禁止雙重勞動關系,前提是原單位無異議,事先告知新單位知曉。否則,原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賠償損失。而新單位也會因為你隱瞞已有勞動關系構成欺詐主張合同無效,并要求賠償損失。
二、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入職新單位相關法律規定
1、《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 17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時應查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以及其他能證明該職工與任何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方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91條: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6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總額的70%。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一)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原用單位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可以列新的用人單位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列勞動者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三、用人單位招聘注意事項
1、招聘未與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1)在招錄勞動者時,需要勞動者提供前一家單位的離職證明,同時查詢一下勞動者的繳交社保狀態是否是已經停保了,一般而言,離職員工,前一家單位都會給該員工辦理停保手續的。如二者(離職證明和社保狀態)是一致的,一般法律風險就比較小了。
2)如原單位不愿意批準離職的,如本案的情形。鑒于《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故用人單位可以建議該勞動者,通過EMS以書面的形式向原用人單位遞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30日后,其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正式解除,這種情況下,無需原用人單位批準(要注意:寄送的是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而不是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或辭職申請書,申請書會認定為是勞動者提出與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下,需要用人單位同意的,不同意,視為協商不一致,雙方還存在勞動關系。而通知書是不用用人單位同意的,屬于預告性解除勞動合同),待該員工與原用人單位勞動關系已經解除后(查詢是否遞交書面的解除通知后超過30日),單位可以招錄該勞動者。
3)考慮到實踐中存在著勞動者可能會提供虛假的離職資料應聘,而單位未察覺的個別情況,單位可以在入職手續中,讓勞動者聲明:如果勞動者隱瞞相應情況(如沒有解除原單位勞動關系、與其他單位有競業限制義務等)導致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單位有權向其追償。如此操作,可以將單位的風險降到最低。(由此可看出:入職手續中一系列文件經過專業律師設計的好處)
2、招聘與其他單位存在著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1)取得其他單位同意兼職的法律文書。
2)招聘與其他單位建立的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
(3)與勞動者建立非勞動關系。
通過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當我們想要進入新公司工作時,要與原先的單位進行協商,看能否解除勞動關系,如果單位無異議,就可以進入新單位工作。一般來說,我們和原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這個合同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如果我們不遵守合同,相關法律法規是會追究責任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一定要謹慎處理,切不可任意為之,為所欲為。
入職不滿一月五險一金怎么交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大學生畢業入職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共黨員,北京盈科(泰州)律師事務所商事訴訟與仲裁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律師,AFP國際金融理財師,國家高級秘書職稱,海口市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律師協會會員,10年多的銀行從業豐富經驗,具有法律、會計、保險、反洗錢等資格證書,銀行、金融、財稅業務經驗豐富。海南大學法學學士。為社會自然人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依法行政、合規經營、商事活動及項目運作提供法律服務。尤其擅長刑事辯護、擔任法律顧問、事故保險理賠、工程合同、債權債務糾紛、商務談判和商事仲裁、婚姻繼承、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房地產、知識產權、醫療損害賠償等糾紛處理。專注財稅、合同、風控、經濟業務。擅長訴訟方案策劃和訴訟技巧的運用,致力于縝密進取的態度服務每一位當事人。17888178896(微信同號)
2020醫療糾紛程序怎么走
2021-01-16網絡小說重名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6刷單套現違法嗎
2021-01-23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