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侵權行為構成的要件包括哪些
1、污染環境的行為
污染環境的行為具有復雜性、漸進性、多樣性的特點。作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污染環境行為,一般情況下是違法的,特殊情況下是不違法的。由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所以在其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只提“污染環境的行為”。
2、損害
損害是指受害人因接觸被污染的環境而受到的人身傷害、死亡以及財產損失等后果。這種損害的特殊性包括:潛伏性,只有部分污染致人損害的后果較快顯現,大多數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后果,尤其是損害他人健康的后果要經過較長的潛伏期才顯現出來。廣泛性,多數案件表現為受污染地域、受害對象、受害的民事權益十分廣泛。
3、污染環境的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環境民事侵權以致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致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由于實踐中認定比較困難,環境污染的損害賠償適用因果關系的推定原則。
因果關系的推定,即在確定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時,如果無直接證據,可以通過間接證據推定其因果關系。原因在于:
第一,污染環境行為的形式復雜多樣,同一危害后果可能由數個不同的行為引起,而且絕大部分環境危害后果的發生,是由污染環境行為和污染物的作用過程共同完成的,后者在法律上應認為是環境違法行為的繼續,環境違法行為不是即時完成的,而是持續漸進的,使得其違法行為的實施與危害后果的發展時間間隔較長,其因果關系具有不緊密性和隱蔽性,證據也易滅失。
第二,由于人力、物力和科學技術的局限,要查明環境違法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關系尚非力所能及。如果處理環境案件仍要求有嚴密科學的因果關系的證明,并按通常的訴訟程序去查證,就會拖延訴訟時間,使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的賠償。
第三,在確定因果關系時,多因一果的現象經常出現,如數家工廠向同一河流排污,河水被污染致使飲用該河水的居民感染疾病。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很難或根本無法證明誰是致害人,他只需證明分別存在時間、地域和致害物質的同一性,則可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的推定,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的致害人,應按照排污量的比例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環境侵權行為構成的要件包括污染環境的行為、損害以及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查封,扣押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3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
2020-11-29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