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勞動合同后未到期可以辭職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所以合同未到期辭職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了,至于賠償問題,一般來說是不用賠償的,在下面的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二、辭職需要賠償公司損失嗎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 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 、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 、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 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 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 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閱讀延伸:
試用期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簽訂勞動合同的好處是什么
未簽訂勞動合同辭職需要提前申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破產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0-12-13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無視立案處理繼續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