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會一次性給予勞動者經濟上的補助,這就是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那大家知道這個經濟補償金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律霸小編馬上為您帶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什么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
國家稅務總局對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做出了如下規定:
(l)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考慮到個人所得一次性
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為:以個人所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
12 年的按 12 年計算。
(3)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 7 日內繳入國庫。
(4)個人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
(5)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 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由此可以看出,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因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農村不同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
2021-03-05拿不到我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怎么辦
2020-11-29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拆遷安置房過戶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9企業遇拆遷,政府停電停水造成的損失誰負責
2021-01-20棚戶區改造、和商品房拆遷賠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