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個別勞動時間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2、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個別勞動時間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升高,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減少,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3、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個別勞動時間縮短,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
4、個別勞動時間生產率降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個別勞動時間增加,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減少,商品的價值總量減少。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下降,而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
6、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企業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加,企業創造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下面詳細分析一下勞動生產率與商品使用價值以及價值量之間的關系
我們首先要知道兩個前提:一是理解商品二重性,即使用價值和價值,二是明確單位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量不變。
我們知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價值量”,推出“單位勞動時間內人們的勞動量不變”,也就是“單位勞動時間內,人們不管制造了多少使用價值,所創造的價值(人類耗費的腦力和體力)未發生變化”。
通俗來講1小時(單位勞動時間)內,不管生產了多少雙鞋(使用價值),工人所耗費的體力和腦力(價值)是不變。
現在再回到勞動生產率的概念,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生產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就是工人生產鞋的能力呀)。
兩個測量標準(①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②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
還是用做鞋這個案例來解釋:第一個月:工人用1小時生產了10雙鞋,平均每雙鞋6分鐘。第二個月:工人用1小時生產了30雙鞋,平均每雙鞋2分鐘。從第一個月到第二個月,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的鞋子數量增加了,平均每雙鞋生產的時間降低了,也就是說工人的生產效率提升了。
翻譯成經濟學語言,不就是:單位勞動時間不變,生產的產品數量增加,勞動生產率增加。單位勞動時間不變,單位產品耗費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勞動生產率增加。
即:勞動生產率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增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由此得出,商品價值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人民法院申請調解需要費用嗎
2021-02-27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