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的時間規定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額外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動部1994年12月3日發布)第10條規定: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這是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用人單位支付50%額外經濟補償金的法律依據,但《勞動合同法》施行后,并沒有繼續采納上述原勞動部的意見,而是在吸收上述意見的基礎上,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50%額外經濟補償金是否繼續適用,不再適用即《勞動合同法》用加付賠償金取代了原勞動部規定的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新法優于舊法等法律適用原則,《勞動合同法》施行后,原勞動部規定的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不再適用。但在適用加付賠償金時應注意,其適用主體應為勞動行政部門,即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的前提是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而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勞動行政部門不能一接到投訴就直接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者也不能直接向仲裁機構或法院主張50%以上100%以下標準的賠償金,其應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
三、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經濟補償金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如果協商不了可以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股權激勵,要拿出多少比例合適
2021-01-16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