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辭退補償的條件是什么?
涉及到用人單位主動辭退員工的,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如果是勞動者主動辭職,那么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其它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 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經濟補償的相關依據,目的在于保護勞動者的權利,避免因用人單位私自辭退員工,導致員工的經濟損失,員工可以依據上述法律依據,在涉及到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可以起訴來維權處理。
單位可以隨意辭退勞動者嗎
曠工幾天公司可以辭退職工
最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