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新品種權的內容
1.控制權。指植物新品種權人對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的控制權,未經指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以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2.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有權對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進行生產或銷售,以獲得商業利潤。有權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3.轉讓權。植物新品種的育種人有權將植物新品種權依法轉讓。繼受取得的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人,也可將植物新品種權再次轉讓。
4.許-可他人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可以許-可他人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權利人和受許-可人通過訂立許-可使用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5.授權品種名稱的永久使用權。不論該植物新品種的保護期是否屆滿,植物新品種權人都有權要求銷售該授權品種的單位或個人使用注冊登記的名稱。
6.追償權。植物新品種權被授予后,在自初步審查合格公告之日起至被授予植物新品種權之日止的期間,對未經申請人許-可,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植物新品種權人享有追償的權利。
二、植物新品種權的限制
1.合理使用。法律允許他人在有些情況下,可以不經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不向植物新品種權人支付使用費,就可利用該植物新品種。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了兩種情形:一是利用授權品種進行育種及其他科研活動的;二是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但我國法律同時規定,合理使用人在合理使用期間不得侵犯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其他權利。
2.強制許-可使用。審批機關為了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可以做出實施植物新品種強制許-可的決定,并予以登記和公告。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付給植物新品種權人合理的使用費。使用費的數額,由雙方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由審批機關裁決。植物新品種權人對強制許-可決定或強制許-可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植物新品種權是由新指定的法律法規確定的權利,是為了保證研究人員合理處置研究成果而設立的。有利于對研究人員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鼓勵,以激發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營改增后拆遷補償款要交稅嗎
2021-01-01營業房拆遷用營業執照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