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新品種權的內容
1.控制權。指植物新品種權人對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的控制權,未經指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以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新品種的繁殖材料,不得為商業目的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2.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有權對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進行生產或銷售,以獲得商業利潤。有權將該植物新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3.轉讓權。植物新品種的育種人有權將植物新品種權依法轉讓。繼受取得的植物新品種權的權利人,也可將植物新品種權再次轉讓。
4.許-可他人使用權。植物新品種權人可以許-可他人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權利人和受許-可人通過訂立許-可使用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5.授權品種名稱的永久使用權。不論該植物新品種的保護期是否屆滿,植物新品種權人都有權要求銷售該授權品種的單位或個人使用注冊登記的名稱。
6.追償權。植物新品種權被授予后,在自初步審查合格公告之日起至被授予植物新品種權之日止的期間,對未經申請人許-可,為商業目的生產或者銷售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植物新品種權人享有追償的權利。
二、植物新品種權的限制
1.合理使用。法律允許他人在有些情況下,可以不經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同意,不向植物新品種權人支付使用費,就可利用該植物新品種。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了兩種情形:一是利用授權品種進行育種及其他科研活動的;二是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的。但我國法律同時規定,合理使用人在合理使用期間不得侵犯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其他權利。
2.強制許-可使用。審批機關為了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可以做出實施植物新品種強制許-可的決定,并予以登記和公告。取得實施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付給植物新品種權人合理的使用費。使用費的數額,由雙方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由審批機關裁決。植物新品種權人對強制許-可決定或強制許-可使用費的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植物新品種權是由新指定的法律法規確定的權利,是為了保證研究人員合理處置研究成果而設立的。有利于對研究人員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鼓勵,以激發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2020-12-21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