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辭職有沒有補償
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哪些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辭職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不用等一個月了。
一般員工向單位辭職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要回老家發展也好,需要跳槽到更好的單位也好,這些都是員工自己主動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如果是員工因為單位的一些違約違法行為而被迫提出辭職申請的話,這種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職工被迫辭職可以要經濟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