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辭職有沒有補償
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哪些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辭職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不用等一個月了。
一般員工向單位辭職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要回老家發展也好,需要跳槽到更好的單位也好,這些都是員工自己主動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如果是員工因為單位的一些違約違法行為而被迫提出辭職申請的話,這種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職工被迫辭職可以要經濟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