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辭職,能拿到補償金嗎
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哪些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辭職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不用等一個月了。
一般員工向單位辭職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要回老家發展也好,需要跳槽到更好的單位也好,這些都是員工自己主動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如果是員工因為單位的一些違約違法行為而被迫提出辭職申請的話,這種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職工被迫辭職可以要經濟補償嗎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提存是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嗎
2021-02-05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房屋拆遷要如何進行安置
2021-02-14現在村里流行的“以租代征”,有什么危害
2021-03-23征地批文屬于政府主動公開的信息嗎
2020-11-09國家征地怎么賠償
2021-02-042020新農村建設拆遷時,無證房屋怎么補償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