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部分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都在1-3個月之間,而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太能勝任這份工作,于是就會向單位提出離職申請,這個時候通常都是需要辦理離職書寫的。但其中就有人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那么此時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試用期內,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會怎樣
1、沒有提前3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不辦離職就直接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2、《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是指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關系還處于非正式狀態,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是否合格進行考核,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進行考核的期限,這是一種雙方雙向選擇的表現。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結合我國法律中的規定,在試用期內也是允許員工提出離職申請,但是一般來說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單位,另外也要按照單位的要求辦理了離職手續之后才行。要是員工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因此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的話,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作出相應的賠償。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結算?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2020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