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離職后多久可以走人?
1、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在用人單位無法定過錯情形下,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無需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用人單位即應結清工資,辦理解除合同手續。
3、但30天未滿,勞動者不得擅自離職,否則,構成違法解除合同,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30天是給予用人單位安排人員接替工作的期限,30天未滿,用人單位可以辦理解除合同。
一般勞動者辭職,是需要提前一個月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如果勞動者在試用期期間辭職,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員工沒有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是屬于員工違紀,但是只要員工和單位完成交接,辦理離職手續,單位都是需要和員工結清工資的。員工因為工資問題和單位出現糾紛,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維權索賠的。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法》為了保護勞動者在離職時的權益,對于其離職的最長日期作出了規定,只要能夠提前說明離職的書面表達,則在滿三十天后就可以直接離職,如果還是無法離職則可以要求仲裁。如果沒有提前三十天說明而直接走人,是不合法的。
離職證明書需要幾份?
用人單位沒給員工辦理離職手續有什么風險?
2020年正式職工辦理離職手續的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賠償按國家標準怎樣賠償
2021-01-20離婚檔案一般保存多久
2021-01-29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