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若需要裁減員工的話,必須要嚴格依法操作,在違法裁員的情況下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很顯然這對公司會很不利。而在合法裁員的時候,因為屬于提前終止勞動合同,就需要對勞動者做出賠償。那么勞動者被公司裁員怎么賠償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勞動者被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企業該如何合法裁員
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公司在裁員的情況下允許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而這屬于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為了補償勞動者,自然需要對被裁減的員工做出相應的賠償。實際被公司裁員怎么賠償,就要看員工在公司實際工作了多長時間,一般工作滿1年的,就需要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補償金。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殘疾認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31勞動糾紛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1-02-10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