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方為精神病患者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婚姻登記的法律效力問題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的規定,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地位分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無論結婚還是離婚,都由其自主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心智喪失,不具備任何的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根據民法通則意見第6條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一些純獲利益的行為和日常生活必需的細小的行為,如乘坐公交車、購買零食等。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有的觀點認為,對關系社會、家庭穩定,公民幸福、教育等比較復雜的婚姻家庭的組成和維持,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缺乏認知能力,因此,對涉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應當作為確認婚姻無效案件處理,不能依離婚案件處理。但《》第十條規定了婚姻無效的四種情形,其中第三項“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此處的“疾病”僅指嚴重傳染疾病和不能進行性生活的疾病,沒有明確精神病是“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的規定,“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有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視為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由此可以看出,該規定從另一個方面規定了該類婚姻登記的法律效力。從法律階位上看,雖然《民法通則》作為《婚姻法》的上位法,但《婚姻法》作為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特別法,應當優先適用于《婚姻法》。從《婚姻法》明確確定的的范圍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感情破裂的范圍可以看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的婚姻登記,是具備法律效力的,其因夫妻感情不和,起訴到法院請求解除的,應當按照離婚案件處理,不能作為確認婚姻無效案件處理。
二、在訴訟中,精神病患者的法定人的確定問題
所謂監護,就是指民法上所規定的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保護的一項制度。精神病患者離婚,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配偶作為該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在離婚案件中,由該配偶作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與自己離婚,明顯違背法律規定,這就勢必涉及到監護人的變更確認問題。《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民法通則意見》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中的第一、第二.....第五項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精神病人的配偶,作為精神病人第一順序的監護人,在對精神病人明顯不利的情況下,應當變更第二順序的監護人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以保證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在審判實踐中,大多數情況下,精神病人在訴訟時,直接將其父母列為法定代理人。這種做法,經法院審理確認其親屬關系后,應當允許。有的觀點認為,對該類案件,應當中止離婚案件的審理,先由法院裁定變更監護人,然后恢復審理離婚案件。這樣做,增加了當事人的負擔,沒有實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抵押私人怎么解除抵押
2020-11-16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提高
2021-03-24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