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鐵飯碗之稱的公務員,一方面給人們提供了生活穩定性,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國優秀人才的引入,實現人才資源的配置和人事制度建設和管理。為了打破這一局面,我國也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例如,有公務員可以進行停薪留職。那么,公務員停薪留職政策有哪些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公務員停薪留職政策有哪些?
一、繼續教育經費有新規定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培訓和繼續教育納入我省人才繼續教育的范疇,與公有制經濟組織實行同等政策。”目前,企業是否為員工提供繼續教育已成為人才流動的重要選擇條件。該意見為此規定,鼓勵和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積極開展人才自主培訓,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每年應提取不低于本單位員工年度工資總額的2.5%%的經費用于各類人才的繼續教育。
針對某些領域或專業中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可通過舉辦專題高級研修班形式,有計劃地選送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到相關培訓機構或國外進行培訓。
該意見還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專技人員評職稱的條件進行了規定。在職稱評審中,凡是國家或我省規定的專技職稱評審的各項優惠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同等享受。在申報職稱時,非公經濟組織人員可在湖南省劃定的職稱外語水平考試合格標準降10分。
二、停職留薪未來發展
目前擁有“鐵飯碗”的職業主要有兩塊,一塊是公務員,另一塊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正因為他們擁有“鐵飯碗”,退出機制缺乏,早已經引起了公眾的強烈不滿。所以,目前社會上達成的共識就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改革方向就是徹底打破“鐵飯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一些地方試行的聘任制公務員,實質上就是打破“鐵飯碗”的改革,而包括教師、醫生在內的很多事業單位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行了聘任制改革,尤其是近幾年各地招考的教師、醫生已經不再給予所謂的事業編制,而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簽訂勞動合同。
那么,對于這些“鐵飯碗”,允許上班多年的事業公職單位人員停薪留職,讓事業單位新招進來的聘任制工作人員情何以堪?這無疑是在制造不平等政策。一方面,全國就業形勢嚴峻,就全國有近700萬大學生畢業,而他們中間很多人就業非常不順利,找不到工作。如果和未能就業的大學生相比較,事業公職單位停職留薪無疑會浪費社會資源,同時也給勞動力造成累計,無法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
“鼓勵公務員辭去公職或退休后(含提前退休),遵照《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該意見明確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有關部門可根據規定有計劃地選拔在職公務員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掛職鍛煉。
三、重返原單位工齡連續算
鼓勵并支持各類人才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是該意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該意見以專門條款,為各類人才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去工作做好了后勤保障。
該意見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停薪留職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一次性停薪留職時間不超過5年,期滿后要求回原單位工作,由原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條件安排,工齡連續計算。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就業者,如被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錄(聘)用,可憑勞動合同,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從業的年限可計算為連續工齡。同時,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由此可知,我國針對公務員停薪留職政策作出了很多的新規定。尤其是公務員停職留薪后,若是可以順利重返原單位,對于工齡的計算問題需要詳細說明。通過這些新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停職留薪這一政策的未來發展是比較樂觀的。但是,由于停職留薪而帶來的公務員內部崗位晉升等一系列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需要考慮的。
公務員加班費規定是怎樣的
公務員五險一金包括什么?
辭退公務員要符合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工資多久算違法
2020-12-06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起訴后調解律師費還要交嗎
2021-02-21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