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員工其實也就是用人單位在行使法律賦予的解除權,而按照規定辭退員工也是有類型之分的,在不同的情況下辭退產生的法律效果自然不同。那到底辭退員工的類型分為哪些呢?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疑惑,那就看下面律霸小編為您做的介紹吧。
一、辭退員工的類型分為哪些
1、過失性辭退
是指企業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無須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辭退職工的行為。依據我國勞動法規定,過失性辭退主要有以下情形:(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4)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預告性辭退
是指企業在辭退職工時,按照法律的規定提前30天通知職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辭退職工的行為。主要有以下情形:
1、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二、企業能否因職工不加班予以辭退
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71條規定: “協商是企業決定延長工作時間的程序(《勞動法》第42條和《勞動部貫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第7條規定除外),企業確因生產經營需要,必須延長工作時間的,應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協商后,企業可以在《勞動法》限定的延長工作時數內決定延長工作時間,對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強迫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者有權拒絕。企業不能認為職工不加班就違反廠規廠紀或勞動合同,進而以此為由予以辭退。若由此發生勞動爭議,可以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予以處理。”
關于辭退員工的類型,我國法律中主要規定了兩種,即過失性辭退和預告性辭退,而這些也是法定的辭退情形,若不符合這些情形單位仍然將員工辭退的話,那么單位的行為就是違法的。此時員工可以追究單位的法律責任,要求其做出相應的賠償。
工作一年沒簽合同被辭退怎么辦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沒簽合同被辭退有無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自改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1-01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