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根據目前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法律上根本就沒有臨時工的用人說法。目前法律認可以用工方式有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三種用工方式。
2、所謂的全日制用工,指的是每天在公司工作不少于8小時,與用人單人位簽訂勞動合同的雇傭關系。
3、所謂的非全日制用工,指的是每天工作小于或等于4小時且不能超過4小時的用工方式。
4、所謂的勞務派遣指的是勞動者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再由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派遣協議,目前很多外資或大型企業都采用這種用工方式,目的是減少用人風險。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臨時工的概念。用臨時工的說法實際是錯誤的,應當叫勞務派遣工。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一個單位的勞務派遣工不能超過用工總數量的10%。
5、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打著臨時工的旗號招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從而想逃避法律責任。但實際上是逃避不掉的。如果用人單位沒有與派遣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直接招聘所謂的臨時工,是要承擔勞動法規定的所有法律責任。
6、所以說辭退的臨時工無論是派遣工還是自己單位直接招聘的肯定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除非在試用期內證明其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可以不用支付。)具體支付標準參照勞動合同法規定。
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作為臨時工的你,要了解這些法律條例,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案件必須審理探視權嗎
2020-12-29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