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補貼是國家為了保障在高溫工作環境工人的權益和生產經營的繼續而出臺的一項政策,最近在網上傳播甚廣的關于上海老人高溫費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經過多方咨詢證實,本消息并不屬實,被部分人斷章取義,將高溫費和老年津貼合并混淆視聽。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2017上海高溫補貼標準。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本市夏季高溫津貼發放工作的通知(滬人社綜發〔2016〕23號)》明確:
“ 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夏季高溫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
即夏季高溫津貼發放的條件,取決于工作場所是否為露天或室內溫度是否降低到33℃以下,而與當月的氣溫高低沒有關系。
發放主體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稱用人單位。23號文明確,雖然夏季高溫津貼的發放主體是企業,但是“有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參照執行。”
個體工商戶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自然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大學,民辦醫院、療養院,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民辦福利院等。
本市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與企業一樣,都要參照執行有關高溫費發放規定,但是機關事業單位不參照執行。
發放對象
夏季高溫津貼的發放對象是符合發放條件的職工。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單位發放高溫津貼不僅不與高溫下的勞動強度掛鉤,甚至完全按照“級別”、“編制”發放。
高溫津貼成為一種身份的標志,一些所謂“臨時工”、勞務派遣員工等所謂“編外人員”享受不到高溫津貼,有的地方甚至發生過勞務派遣員工申請高溫津貼被辭退的事件,這些行為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發放條件
對于高溫費的發放條件,23號文明確:“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夏季高溫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對于勞動者工作場所的性質難以確定的特殊情況,企業應結合實際,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等民主管理程序,合理制定發放辦法。”
夏季高溫津貼發放的條件就是在高溫崗位上工作。什么是高溫崗位呢?一是露天工作的崗位,二是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工作場所工作的崗位。有人問:“上夜班的職工有沒有高溫費?”如果屬于以上兩種崗位的,也應發放高溫費。
但是有的職工說自己的工作“一半在露天”,該不該發高溫費?由于一些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對哪些崗位可以享受高溫津貼看法不一,各單位的情況也存在著不小差異。為此,23號文明確:“對于勞動者工作場所的性質難以確定的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應結合實際,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等民主管理程序,合理制定發放辦法。”
盡管今年上海有關部門規定的每月200元標準并未提高,但是需指出的是,這只是高溫季節津貼最低標準。企業還應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具體條件,建立高溫季節津貼制度,并通過民主協商,合理確定本企業的高溫季節津貼發放標準和實施辦法。
夏季高溫津貼將納入應繳稅基數,在計算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和社會保險費基數時,也應將高溫津貼計算在內。
這就意味著,上海老人夏季高溫費這一說法是不存在的。
上海老人是沒有高溫補貼這一說的,只是很多人卻把高齡補貼混為一談,實際上的夏季高溫費的發放取決于工作場所和溫度。如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2020年我國高溫補貼標準是怎樣的
勞動法高溫補貼標準
2020年最新各地高溫補貼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