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現實中并不是所有的勞動者都是標準工時制,除此之外還有實行綜合計工時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而對于這部分勞動者而言,如果構成了加班的話,那只要不是自己主動自愿加班的,用人單位就要支付加班費。究竟這個計件工資的加班費是怎么算的?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進行了解。
一、計件工資的加班費是怎么算的
第一,即使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制,也不能規避加班費。對于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應當按照計件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需支付加班工資。如果用人單位在半年之內安排調休的,則無需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對于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而言,了解和遵循國家對計件工時制度及加班費的規定,都有助于保護雙方的切身權益。特別提醒勞動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要積極主動地與勞動部門取得聯系,以保障自身權益不被侵害。
二、綜合計工時制度的加班費如何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需要注意綜合工時制和計件工時制的加班時間認定是比較麻煩的,但并不是說這類勞動者就不存在加班的情況了。這點還請大家注意。當然,計算加班費的時候要以國家規定的為標準,單位是不能私自規定加班費標準的。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主體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2020-11-30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民事案件
2020-12-24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出讓合同里可以自由約定的條款都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