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工作中,因為勞務合同產生的糾紛不在少數,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常因為工資等事項產生糾紛。那么產生糾紛應該怎么處理呢?勞務合同糾紛法律訴訟期又是多久?今天律霸的小編將有關內容為大家進行了如下整理。
一、勞務合同糾紛法律訴訟期是多久?
《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規定訴訟時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有相關規定。具體如下:
(一)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三)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四)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勞務合同糾紛處理方式
(一)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二)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三)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四)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其實勞務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很多,就像上文中介紹的,大家可以通過協商、調節、仲裁來解決。大家如果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在線向專業的律師提問。
合同糾紛解決方式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強拆在法律上屬于什么樣的概念
2020-11-24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