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勞動關系如果走到了勞動仲裁的這一步,那必然是會因為勞動仲裁的因素最后結束當前的這段勞動關系的。所以有些員工從心里面就認為,勞動仲裁是應該建立在解除勞動合同了以后才能提出仲裁請求的。接下來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申請勞動仲裁必須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是什么?
一、申請勞動仲裁必須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是什么?
沒有規定必須先解除勞動合同才可以申請仲裁,勞動合同續存期間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按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當事人可就以下爭議提請勞動仲裁: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勞動者及勞動者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獎金、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包括因執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爭議;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勞動者要怎么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有關申請仲裁的事項,《勞動法》有明確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人數提交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職工當事人的姓名、職業、住址和工作單位;企業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三、仲裁裁決應在多長時間內作出?
根據現行規定,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如果案情復雜確需延期的,經法定程序批準可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為了提高勞動爭議仲裁效率,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縮短了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時限,規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由此得知,申請勞動仲裁必須解除勞動合同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勞動關系建立期間引發了相關爭議的話也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并且公司如果因為申請勞動仲裁就在勞動關系當中用各種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手段進行打壓,逼迫自己離職的話,公司的這種做法也已經涉嫌違法,不過既然要申請勞動仲裁想必也做好了離職的各種準備的。
勞動合同范文書有哪些內容?
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2020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找律師有用嗎
2021-03-24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政府不履行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0-12-15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