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是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時需要向勞動仲裁委申請的;工傷認定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索要賠償時需要向勞動局申請的。如果勞動者在受到工傷后與用人單位發生了勞動糾紛,勞動仲裁工傷認定的先后順序是什么?這是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
一、勞動仲裁工傷認定的先后順序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由此引出的問題是: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同樣為一年,其起算點與工傷認定申請的起算點一致,但是勞動者要等到工傷認定決定出來后才能申請仲裁,而這時往往超過一年期。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是否屬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斷事由?
對此有觀點認為,申請工傷認定并不是勞動者的實體權利請求和救濟,僅僅是一種程序性行為,因此無法引起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斷。筆者認為,工傷認定是勞動者主張實體權利救濟的必備前置程序,沒有工傷認定,勞動者的權利得不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所以申請工傷認定應視為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從而引起仲裁時效的中斷。
二、工傷認定與勞動仲裁的管轄
工傷認定部門對勞動關系可進行形式審查,但不能認為申請材料無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而不予受理。工傷認定部門可以對勞動關系的存否進行調查核實,并在行政行為的事實認定中予以體現。相對人不服的,可以以事實認定不清為由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認定程序中,勞動關系爭議已經仲裁裁決的,工傷認定應以裁決為基礎;工傷認定中當事人未申請仲裁的,應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仲裁,被受理后工傷認定中止,待裁決作出后恢復認定程序;如果在工傷認定中,當事人經告知后不申請仲裁的,可委托仲裁機構出具意見,之后當事人不得就勞動關系的存否再申請仲裁,也不得對該仲裁機構的意見提起民事訴訟。相對人不申請仲裁的,不影響工傷認定程序的進行,勞動關系仲裁并非工傷認定的前置程序。
如果先進行工傷認定,在申請勞動仲裁時,才能得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在勞動爭議被受理后工傷認定會中止,在勞動爭議裁決后恢復工傷認定程序;如果先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認定是以仲裁結果為基礎的。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范圍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連帶責任擔保只有名章有效嗎
2020-12-01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