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的區別有哪些
不參加工作的人是可以自己購買社保的。雖然普通情況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社保,但是如果勞動者沒有參加工作或想自己購買社保,那么也是可以的,只是在繳納的比例上會有一些不同。
1、個人購買社保時繳納的比例要不同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的社保比例。
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人應該知道,社保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是分為兩部分來繳納的,分別是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和個人繳納的部分。如果是由個人自己購買社保,那么在社保繳納時就少了用人單位繳納的一部分。
2、個人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很明顯是發生工傷時才能享受的賠償,而個人購買社保,一般是因為沒有參加工作,那么這種情況下就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無法享受工傷賠償。
3、個人購買無法獲得失業保險。
同工傷保險同樣的原理,沒有參加工作也不可能會有失業的可能,因此個人購買社保往往是無法獲得失業保險的。
4、個人購買社保無法獲得生育津貼。
用人單位為單位的女員工購買生育津貼,女員工在相應的懷孕生育期間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貼。如果個人購買社保,那么女員工在懷孕生育期間是沒有生育津貼的。
5、限制不同。
個人繳納社保,一般要求是當地人,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則不論是本地還是異地了,只要是全日制的勞動者即可。
二、個人繳納社保的標準是什么
個人繳納社保基本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所享有的待遇基本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是個人繳納社保,那么同比參加工作由用人單位來繳納社保的情況而言,由用人單位負擔的繳納比例將會全部由個人來承擔。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水平的不同,各地社保繳納的標準也各不相同,因此個人在繳納社保時,社保繳納的標準可以咨詢當地的社保局,根據當地的社保繳納標準來進行繳納。
一些自由職業工作者往往會自己出錢為自己繳納社保,但此時沒有與任何單位建立有勞動關系,所以在個人出資繳納社保的時候,對于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失業保險,就是不允許個人繳納的。不過從實際操作來看,也不乏一些個人掛靠公司,從而通過公司來繳納上述三種保險。
如果公司不交社保怎么賠償?
工作時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
辭職后社保能取出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僅一方簽署是否構成要約
2020-12-16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土地管理法
2020-12-25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