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個人權益問題一直是社會輿論的熱門。在當今社會中,會有這樣情況,有些用人單位不給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也不交社保,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但其實這是對個人權益的一種侵犯,是違反我國勞動合同法的,下文中將為你解決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不交社保嗎的問題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2005)12號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2、以單位不繳社保為由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提交辭職書,可馬上走人。并可主張單位為你補繳社保,主張單位支付你工作每滿一年1個月工資經濟補償。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
3、沒簽勞動合同,你可以主張從第二個月起至一年內的雙倍工資。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公司自建立用工關系滿一個月都未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主張雙倍工資賠償。勞動者主張雙倍工資賠償需注意:
① 必須是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導致未簽訂勞動合同。
實踐當中會有一種情況,勞動者故意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種情況若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是勞動者的故意行為導致的勞動合同的未簽訂,那么此時勞動者是無法主張雙倍工資賠償的。
② 未簽訂過具備勞動合同內容的入職登記表。
一般的入職登記表只是簡單的做了下入職的登記信息,但是在一些用人單位利,入職登記表需要填寫的項目包括了勞動合同的必要內容,在法律適用上,這樣的入職登記表的效力是等同于勞動合同的,此種情況也是不可以主張雙倍工資賠償的。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也不交社保,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未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的,勞動者可主張雙倍工資賠償。勞動者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不交社保嗎是嚴重違反我國法律的,職員要注意收集有關證據來準備仲裁,不予簽勞動合同的公司,職員還可以申請高額的工資賠償。不過要注意,須是用人單位方面而不是自方的原因導致勞動合同未簽訂的才可以。
社保補繳工資原始憑證是怎么規定的
社保補繳流程是什么?
公司倒閉社保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謝開榮律師 主辦律師 執業 6 年 江西-贛州-于都縣 江西銳泓律師事務所 中小律所 實名認證執業認證網站認證 因無暇在網絡上回復,咨詢的朋友請加微信留言或電話聯系(微信手機同號)。 謝開榮律師是中國法網贛州地區公益律師,被于都縣司法局評為五星級律師,被聘為于都縣政府信訪局法律服務律師,是法律快車網特邀推薦律師,華律網重點推薦資深律師。 謝開榮律師,2009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2010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系江西銳泓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謝律師長期在贛南各地區從事法律工作。法學理論扎實,辦案經驗豐富,身經百戰,辦理過各種紛繁復雜的訴訟案件,特別擅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勞動工傷、債權債務等業務。 成功案例:請在百度搜索 華律網謝開榮律師 親辦案例 選擇謝開榮律師的理由: 專業:謝開榮律師長期研究各類訴訟及非訴訟重大疑難案件,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以及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 盡責:謝開榮律師秉承"認真務實、優質高效"的工作理念,窮盡一切法律途徑,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高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調查取證及材料收集工作,第一時間進入案件辦理程序,在案件處理或訴訟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