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當事者往往忽視離婚協議書的書寫,認為只要能快些辦了離婚手續就萬事大吉了。而有些離婚登記機關對離婚協議的內容也不太重視,一味講究形式主義,只要離婚協議書上有"夫妻雙方自愿解除婚姻關系"、"雙方無子女"、"財產分割已完畢,雙方對此無異議"就給辦理了離婚登記。甚至有些民政婚姻登記機關還備有離婚協議書的簡單格式,只要當事人按格式抄一下就萬事大吉了。這樣做,表面上省時省事,但一旦發生爭議,依據過于簡單的離婚協議書往往無法判斷是非。婚姻律師往往在實踐中處理的大量協議離婚后的財產、人身糾紛都是由于離婚協議不夠詳盡或由于離婚協議約定不具有操作性導致。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內容約定
1.離婚協議內容過于簡單,不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協議約定:"雙方同意離婚;女兒歸男方撫養;財產已分割完畢,雙方對此無異議。"子女撫養問題爭議不大,即使有爭議,也可以很容易通過法院解決。但財產問題卻漏洞較大,"財產已分割完畢"意味著雙方對財產的數額、分割的方案、分配的數目均已協議一致,并處置完結。但是,有哪些財產、如何進行分割協議當中卻沒有體現。這樣,會產生兩種對立的觀點:
第一種,既然財產分割已完畢,說明財產已沒有必要分割,在誰名下就歸誰所有。
第二種,既然沒有明確約定財產的具體項目和處理方式,應當視為約定不明沒有分割,應當依法分割。
由于爭議較大,難以協商,因此,一般解決的方法只能訴諸法院。
2.離婚協議某些概括性條款的約定過于寬泛,可能會傷害弱勢方
比如,協議約定:"男女雙方名下的其他財產歸各自所有"或"男女雙方無其他財產爭議"等。一般情況下,在協議離婚時雙方簽訂的協議,是建立在簽訂時雙方已知對方財產情況下的意思表示,但離婚后,一方發現另一方隱匿了房產或存款,而根據這一條款,就極有可能失去了索要勝訴的機會,因此,該條款風險性較大。
二、離婚協議涉及的房產糾紛
一般而言,只要夫妻雙方就房產分割達成離婚協議而變更主貸人,銀行一般會同意,并配合辦理貸款合同變更手續。但是,有些夫妻貸款周期較長,比如30年還貸期間,并且每個月還款額較高,比如4000元以上,而變更后的還貸人月工資收入不足貸款金額的2倍,銀行一般不會同意變更主貸人或減少共同抵押人,除非當事人另行提供擔保人或采取其他擔保措施。因此,夫妻在協議分割房產前要注意銀行對變更主貸人或減少共同抵押人是否同意。
另外,在辦理銀行貸款變更手續中,銀行一般會嚴格要求當事人雙方到場,一方到場銀行會拒絕辦理變更手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到場,可以委托代理人(包括律師)委托辦理變更手續,相關委托書必須辦理公證。
如果不涉及銀行貸款,當事人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產權變更手續,房地產交易中心一般也要求夫妻雙方均到場。因此,離婚協議的簽訂固然重要,但離婚協議的執行更為重要。離婚后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以誠信為本,相互配合。但在很多時候誠信只是一句空話,男女離婚后常常還有怨恨的交融,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離婚協議中應該明確一方沒有履行義務的懲罰措施,這樣,才能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比如,逾期不支付房屋對價的懲罰辦法、不配合辦理產權變更手續的法律后果等。
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離婚后房屋權屬變化是否征收契稅的批復(國稅函(1999)391號1999年6月3日)的規定,夫妻共有房屋屬共同共有財產。因夫妻財產分割而將原共有房屋產權歸屬一方,是房產共有權的變動,而不是現行契稅政策規定征稅的房屋產權轉移行為。因此,對離婚后原共有房屋產權的歸屬人不征收契稅。因此,如果因為夫妻離婚房屋產權人變更,是不用交契稅的。這樣,就可以避免房價1.5%~3%的契稅。
2006年9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房地產市場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引起了因夫妻離婚而導致產權變動是否應繳納契稅的爭議,因為該通知也未明確此問題,但從之后實施的情況來看,因夫妻離婚導致產權變動依然是做變更登記手續,仍不用繳納契稅。
三、銀行存款的約定和處理
夫妻共同生活中,一般銀行存款主要存在一方名下,而另一方,特別是有些不太在意而整日忙于事業的男士,往往還不知道家里的積蓄被存于哪個銀行,甚至家里有多少存款都不知道。為了使財產分割透明化以及防止財產的漏分,在離婚協議中明確共同存款的數額,以及現存于誰的名下、存于哪一個銀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給付義務方在離婚后不履行義務,另一方也好及時到法院起訴,根據離婚協議記載的存款信息及時查到存款的支取情況及錢款的去向。
在很多離婚協議中,對于銀行存款的處理往往這樣約定:"各自名下的存款歸各自所有。"律海揚帆團隊律師提醒注意,這樣約定有好有壞,好處在于這樣寫相對簡單;不利之處在于,如果一方還有另一方不知道的存款,這樣約定處理方法后,即使離婚后另一方又知道一方還有銀行存款,因舉證證明在簽訂離婚協議時不知道另一方有這些存款時相對困難,所以也很難要求分割,畢竟,已經同意"離婚時各自名下的存款歸各自所有",因此,這樣的約定對有錢不報者有利,這樣的約定,可能會使夫妻的財產分割實際上不公平。因此,為達到公正公平的目的,律師還應建議夫妻在離婚協議中,將截止到離婚協議簽訂之時,雙方名下的銀行存款情況詳細列出,包括開戶行、開戶名、賬號、存款余額、幣種等。這樣,離婚后一方若發現另一方沒有記載在離婚協議上的存款,便可以通過訴訟形式要求分割甚至要求故意隱匿一方予以少分甚至不分。
四、股票的約定和處理
離婚協議中,當事人一般只會籠統地約定一方名下股票的總市值,這樣,如果一方不履行給付義務,而另一方再起訴到法院,由于不知對方的具體股市信息,查詢起來就會比較麻煩和困難。因此,在離婚協議時,如果寫明股東代碼、賬號以及在何證券交易所開戶,將會大大省去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現實中常常有請他人代為炒股即代為持有股票的情況,即夫妻一方用共同財產炒股,但不是以自己的名字開戶,而是借他人的名義,在他人賬號下用夫妻雙方共有的資金進行股票炒作。很多當事人在離婚協議中注意到這一點,并明確約定這部分股金為共同財產。但是,這樣的約定不能被法院直接采納,如果代持人不承認代炒關系或戶頭借用關系,或對代持的資金數額、股票種類有異議,法院將很難支持夫妻一方的要求。因此,在離婚協議中,律師建議制定必要的條款讓代持人簽字,甚至另行制定一個關于股票情況的協議由三方簽字,是完全必要的。
五、公司股權的約定和處理
越來越多的婚姻糾紛涉及公司股權的分割。如果遇到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公司擁有股份時,通常的做法是,夫妻共同約定一方持股,給予另一方對價補償。如果這樣約定,只需雙方協議并書面明確價款及支付方式即可。但是,如果夫妻雙方經過約定,決定將一方擁有的公司股權部分或全部給付另一方的,還必須符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規定,審理離婚案件中,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1.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2.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后,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六、時間分先后的幾份離婚協議書效力糾紛
律師建議,當事人在離婚過程中,可以產生兩份甚至若干份離婚協議,甚至在辦理完畢離婚協議手續后,還會就離婚相關事宜達成新的協議。那么,作為律師,應如何掌握和處理涉及多份離婚協議的糾紛呢?
1.后簽訂的協議優于先簽訂的協議
一般在民政局備案的那份離婚協議為最后簽訂的協議,因此,在民政局備案的協議應具有最強的效力,除非當事人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之后另有約定。既然已辦理離婚登記,在民政局登記之前所產生的離婚協議書自然也具備了生效條件。
若在辦理離婚手續后,雙方又達成了新的協議,新的協議效力優于民政局備案協議的效力。
2.爭議內容有處理的協議優于爭議內容沒有作出處理的協議
當事人辦理離婚手續前若先后簽訂了幾份離婚協議,后簽訂的離婚協議內容并未涵蓋前面離婚協議中的某些內容,在前簽訂的這些內容也具有明確性和可操作性。在這種情況下,若民政局備案的離婚協議書之后沒有協議,而民政局備案協議書中涉及的約定,以民政局備案的協議書中的約定為準;若民政局備案的離婚協議約定沒有涉及而之前的離婚協議書有詳細的可操作的具體描述,應該說之前約定為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若民政局離婚登記中的離婚協議沒有涉及,而之前的幾份離婚協議中的約定有矛盾的,以最后一份離婚協議書中的約定為準。
七、離婚協議書中將夫妻共同房產贈與子女的條款效力
離婚協議中將夫妻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
2021-03-20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