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是保護勞動者權益,同時解決勞動糾紛,穩定社會關系的一種機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有錯誤存在,但是事實認定不清,權利義務失衡的狀況。接下來介紹工傷認定錯誤糾正的途徑。
一、工傷認定結論是具體的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勞動行政部門的工傷認定結論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勞動行政部門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應當在工傷認定書送達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在六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經過行政復議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復議決定不服,應當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對經過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工傷認定結論,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二、《工傷保險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勞動者在我國屬于傾斜保護的群體,工傷認定錯誤糾正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機制。有遇到相關案件的人,一定要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要時一定要聘請律師,保護自己。
2020年最新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2020年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
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弱體
2021-03-13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土地流轉合同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1一房多戶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