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告張某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一處,此房購買后一直由被告經營。2005年7月,在被告的極力主張下,將此房以20萬元的價格出賣給被告的親戚。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但在財產分割時未分割該經營房的賣房款20萬元。后原告訴至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依法給付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稱,原被告雙方于2004年向別人借款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的經營權,共用款227000元,其中借款216000元。2005年7月份以20萬元價格出賣并還了外債。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同時對財產進行了分割。當時買房是經原告與自己共同向別人借的款,原告也知道營業房賣出的事實。所以,在離婚時該項財產已不存在,雙方也未分割該項財產,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
審理查明,原告與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被告購買了位于太原市某公司商鋪的經營權。2005年7月又將該商鋪賣出。2005年11月原被告雙方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當時財產分割協議中共同財產范圍內未提及該商鋪的售房款。
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通過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并分割共同財產的行為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該行為事實清楚,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合法有效。雙方離婚后,均應如約履行原財產分割協議確定的權利義務。原告認為當時沒有分割賣房所得款項,請求再次分割。法院認為,雙方離婚時在民政機關所簽財產處分協議為雙方當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從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及證人證言并結合雙方在庭審中的陳述,可以證明雙方在辦理離婚手續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知情的,出賣位于太原市某公司營業用房也是原被告雙方一致認可并經手的。現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其要求再次分割共同財產的訴訟請求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評析]
此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雙方在協議離婚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否知情,被告是否存在藏匿、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而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予以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冷靜期一般要多久
2020-12-17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