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后員工怎么辦理工傷證?
1、事故發生后,單位應在一個月內向勞動部門申報工傷。單位不申報的員工或家屬可在一年內自行申報。
2、經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后,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定傷殘等級。勞動部門認為不屬于工傷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3、根據傷殘等級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向社保部門申請賠償。單位沒有給員工上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4、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你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再尋求賠償。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紛爭訴訟。
如果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或者不認可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負責舉證說明。《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三、不予受理的情形。
1.對于工傷認定未能提交充分資料,同時在行政機關發出補正通知書后規定時間內未能做出補正的,工傷認定機關理應不受理。
2.對于工傷認定超過申請時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體指勞動關系的確認、醫療尚未終結等),工傷認定機關可以駁回申請,不予受理。
3.傷者或者傷者家屬、用人單位對所申請的不予受理的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內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90日內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當事人以及用人單位提交申請表、當事人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以及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材料,那么在工傷認定申請書中也是需要寫明工傷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給員工造成的傷害程度等信息,然后相關部門也是會對工傷做出等級鑒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