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
工傷亦稱“公傷”、“因工負傷”。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根據國家規定,執行日常工作及企業行政方面臨時指定或同意的工作,從事緊急情況下雖未經企業行政指定但與企業有利的工作,以及從事發明或技術改進工作而負傷者,均為工傷。1953年1月2日政務院修正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其全部診療費、藥費、住院費、住院時的膳食費與就醫路費均由企業行政負擔;醫療期間工資照發;確定為殘廢時,視其殘疾程度,由勞動保險費中按月付給因工殘疾撫恤費或因工殘疾補助費。
工傷是工作傷害的簡稱,亦稱職業傷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如因職業性事故導致的傷亡及其急性化學物中毒。
1921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公約中對“工傷”的定義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事故為工傷。
1964年第48屆國際勞工大會也規定了工傷補償應將職業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內。因此,當前國際上比較規范的“工傷”定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工傷人員有哪些權利
1、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工傷認定是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工傷認定的申請主體有多個,包括職工個人、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單位的工會等,而職工個人是重要的申請主體。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權利。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職工個人是重要的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主體。
3.依法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包括治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或者工亡待遇的權利。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工傷職工就醫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等級鑒定。根據鑒定的傷殘等級可分別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保險待遇。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可享受生活護理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可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4.檢舉控告的權利。包括對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勞動保障部門等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檢舉控告,可咨詢一名律師詳細了解。
5.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工傷職工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或者仲裁與民事訴訟解決工傷保險方面的爭議使自己的合法權益能夠獲得保障
三、工傷人員如何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等傷情穩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額;
2、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各地市出臺貫徹實施《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的。
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可享受如下工傷待遇:
(1)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
(3)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準發放;
(5)如經勞動能力鑒定為1-10級傷殘的,還可以享受傷殘津貼(1-6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領取)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領取)等待遇。
4、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工傷職工可以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由一名律師來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上市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01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