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營企業職工工傷工資待遇怎么算?
民營企業職工工傷工資待遇包括由單位支付治療需要的費用以及耽誤工作的賠償等,在停止工作的期間還可以拿到原本應該有的各種福利,而且如果受傷的員工還有別的方面的需要可以跟單位和保險提出。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擴展材料: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綜上所述,不管是民營還是其他性質的單位對于自己管理內的職工都應該在物質上保護起來,只要職工受傷后需要經濟上的支持就應該由單位出面賠償的,至于工資的待遇最起碼應該是前幾個月平均下來的金額,單位不能違背法規隨便就降低。
工傷一級傷殘怎么認定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知道的法律知識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