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取的工傷保險待遇交個稅嗎?
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根據上述規定,工傷事故補償金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所列十一項所得范圍,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二、工傷保險待遇的申請:
1、申請主體:
勞動者發生工傷后,應當及時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收到消息后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材料,進行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者及其近親屬可以在自行到有關工傷認定部門進行工傷認定。
2、申請時間
我國工傷認定是有時間限制的,一旦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那么就無法再申請工傷認定了,因此勞動者發生工傷后,待傷勢較穩定時應盡快到相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申請。只有進行了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者才能更好地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申請的地點
工傷認定的申請應當到勞動者發生工傷的所在地的工傷認定部門去進行申請。一般情況下,許多勞動者都背井離鄉在外打工,工傷發生后有人卻想著回到家鄉去申請工傷認定,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做法。在異地發生工傷,可以到異地的工傷認定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4、申請的費用
工傷發生后,勞動者可以申請的工傷賠償費用主要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食宿費、營養費、被扶持人生活費、輔助器費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和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
工傷賠償可以申請的費用不僅包括住院時的費用,還包括出院后的一些必要費用,因此并不是出院后用人單位就沒有責任再負擔勞動者的醫藥費了,勞動者出院后依然可以享有工傷賠償的相關待遇。
要知道,在領取工傷保險待遇之前,本身就已經給員工的心理及身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所以,對工傷保險待遇征收個人所得稅是不太合理的。本身稅務機關也就只能按照法律上明確規定的稅收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員工在領取完了工傷保險待遇之后,也并不一定非得和公司終止勞動關系。
單位未交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怎么辦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工傷保險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博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羈押后怎么辦
2021-02-03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法院可以拍賣沒有房產證的拆遷安置房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