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齡規定
超過60周歲,法定意義上說,應該是屬于喪失勞動能力的年齡,原則上,是不賠償誤工費的,但是確實從事工作的,出具相關證明,也會給予賠償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二十條規定
二、誤工費與收入規定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以勞動者年齡超過退休年齡不予賠償誤工費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應依據當事人受到損害后的實際損失為據予以賠償。而不應以年齡、就業背景的不同受到限制,只要是造成合法收入的減少,就應賠償。
1、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
而所謂的“正常工作和勞動”是指國家法律保護的勞動工作收入,也就是說,在法定工作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才能享受誤工費賠償。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
如果已超出法定工作年齡,應視為喪失勞動能力,談不上有誤工損失,因而其誤工費的賠償請求法院不應支持。
2、如果年齡超過了上述所說的退休年齡,但其仍然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或者是自己生活的唯一來源,且客觀上確實造成了其誤工損失,法院應當支持要求給付誤工費的訴訟請求。
這是目前司法環境中存在的兩種不同的觀點,各地法院采納的標準不一樣,目前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你可以爭取,但是最終裁決權還是由法院把握。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明確了只要仍然是從事工作的,只要出具勞動證明,就會對誤工費進行賠償。即使年齡超過了退休年齡,也是如此,因此誤工費與年齡無關,而是與勞動能力有關。如果對此仍然存在疑問,可以咨詢法律人士。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07民法典中禁止結婚的情形有幾種
2021-02-18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