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護法是一部以保護勞動者權益為目的的法律規范,我國立法機關是在了解我國老市場的基本情形的基礎上制定的此項法規。對于各位勞動者,可以通過閱讀勞動保護法全文,了解到各司法工作人員在制定此項法規時所遵循的原則。
勞動保護法全文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是我國憲法總綱第六條規定。這一原則體現生產和分配的統一,具有豐富的內涵。
“各盡所能”是“按勞分配”的前提,調整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系。首先,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可以“盡其所能”。對于尚未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用人單位,從而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進行具體的結合;對已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為本人、也為社會勞動,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其次,對用人單位來說,應該不斷改進勞動組織,調整和改善勞動者的分工和協作形式,使勞動者的“所能”盡量地發揮。最后,對國家來說,社會主義國家應該鼓勵和保障勞動者“盡其所能”。
“按勞分配”是調整分配過程中社會關系的原則,它要求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經濟體制的改革尤其是工資制度的改革,將使國家從直接控制轉向間接控制。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集中化決策向分散發展。由于經營情況、設備條件、自然環境等不同,造成企業間經濟效益不同,不可能實行按勞分配。企業間只能按價值規律的要求,通過市場聯系起來。按分配只能在企業范圍內實行。按勞分配的實現要受價值規律的制約,按勞分配的量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價值規律通過商品價值與價格的波動,決定著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如果市場上供求平衡,商品價格與價值相符,按勞分配就能正常地實現;如果供求不平衡,價格高于或低于價值,按勞分配就可能超額實現或者不能充分得到實現。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分配依據的勞動量,不能是個別勞動量,而應該是以企業實現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為依據,而且按勞分配是從整個社會的長期趨勢來說的。
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財產關系屬性和平等關系的特征所決定的。我國的勞動關系作為一種財產關系是一種等量勞動相交換,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相交換的關系。勞動力是勞動者賴以謀生的手段,也是其交換消費資料的財產。然而勞動力是一種蘊含在勞動者體內的非對象化的因素,它是不能計量的,因此也無法直接按勞動力分配。只有“各盡所能”,讓勞動者實際發揮,作為勞動表現出來,才成為可以計算的依據。“按勞分配”正是根據勞動力實際發揮的狀況進行分配。這種以勞動力的實現程度作為分配尺度,比較好的體現了勞動關系在建立時所具有的那種平等的特征和財產的屬性。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等量勞動相交換或等價有償原則。
(二)保護勞動者原則
“保護勞動者原則”是我國憲法第二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一系列規定體現的原則?!?a href='http://www.bjxgfjob.com/laodongfa/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開宗明義,在第一條中就明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保護勞動者原則”主要是通過提供勞動者的就業機會或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過度勞動的傷害,在勞動者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物質幫助來實現的。勞動立法既要維護用人單位的經營權,也要維護勞動力的所有權。而在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時,依據“保護勞動者原則”,有必要在立法時有所傾斜,把保護的重點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
“保護勞動者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人身關系的屬性和隸屬關系的特征所決定的。作為一種人身關系,勞動者是勞動力的物質載體,兩者不可須臾分開。然而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勞動力的過度使用會損害勞動者的健康;勞動力在不安全狀況下使用又可能危及勞動者的生命。當著勞動力由勞動者本人來支配時,矛盾并不突出,而當著勞動力的所有和勞動力的支配在一定條件下分離之后,由于用人單位掌握了勞動力的支配權,形成了帶有從屬性質的縱向關系,可能會導致權利、義務的失當,出現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情況,從而危及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梢?,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地位并不完全相等,勞動者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因此勞動法應將保護的重心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保護勞動者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保護弱者原則。
任何法規都是立法工作人員依據一定的原則而制定的,勞動保護法全文也不例外,這些原則貫穿法律條文的始終,同時也是司法機關在設立案件時需要遵守的規則。自該法規頒發后,彌補了我國在該方面法制的欠缺,同時也使得更多勞動者的權益得到了保護。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用人單位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沒有提前通知怎么賠償
2020-12-21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07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