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一方無勞動能力會多分財產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平均分配,不過要照顧女方的利益。一方無勞動能力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話,可以由當事人協商適當多分一些,也可以由法院判決。
當然,個人財產仍歸屬個人所有的。
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
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后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
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這是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關于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許多教科書里認為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必須堅持此原則。但我們以為,修正后的《婚姻法》已經新增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以對離婚無過錯方進行補償,已能體現法律的公正,故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必再堅持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否則將有可能導致利益失衡。
在離婚的時候財產分配雙方存在爭議很正常的情況,如其中一方有藏匿財產的行為另一方就要依法追究。離婚一方無勞動能力的人希望能夠爭取補償不知道怎么做,有律霸網律師幫助你可以更好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