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對本案能否立案再審,在審判實踐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可以立案再審。理由是,在調解時,乙女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在其法定代理人未到場的情況下,其所作出的決定并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該調解協議違反了自愿原則。依照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關于調解協議明顯違反自愿原則應予再審的規定,可以立案再審。此外,如不立案再審則不利于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將會給動機不良的另一方當事人規避法律提供機會,法院立案再審可以使處于弱勢地位的當事人獲得救濟。
另一種意見認為,不能立案再審。理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人民法院判決、調解、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當事人提出再審申請的,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就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除外。雙方當事人的人身關系已經通過法院調解分開了,該生效調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法院應維護調解協議的穩定性,不應受理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同時,對涉及婚姻關系的調解協議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解除婚姻關系的調解協議一旦生效,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有可能與他人建立新的婚姻關系,而新的婚姻關系應當依法受到保護,不允許隨意廢除。
【評析】根據現行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解除婚姻人身關系的案件,當事人提出再審申請的,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本案如不予受理再審申請,則對精神病人乙女來說是不公平的,其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護。對本案能否立案再審,法院似乎處于兩難之地。
筆者認為,對本案是否再審,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甲、乙有一方已再婚則不能立案再審。理由是提起再審涉及到再婚者配偶的婚姻權利,對再婚者配偶來說,其是善意無過錯的,其完全有理由相信法院作出關于離婚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其權利應受法律保護。
如果甲、乙均未再婚,則不存在影響第三人婚姻權利的情形,可以立案再審。理由如下:
1、乙女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法定監護人未到場的情況下達成的離婚調解協議違反了法定程序。民事案件應當是在當事人積極參與下而形成裁判、調解結果,這里的當事人包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監護人,否則得出的裁判、調解結論侵犯了當事人參與訴訟的基本法律權利,因而應當允許引發再審。法定監護人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民事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而設立的一種代理制度,法院在審理涉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加訴訟的案件時,依法應進行審查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否則法院作出的裁判或主持調解達成的協議就違反了法定程序,也影響了對案件的正確處理。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4款規定,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同理,如果調解時,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的,也應當再審。
2、在乙女法定監護人未到場的情況下,達成關于離婚的調解協議違反了調解須自愿的原則。自愿原則是指進行調解工作和達成調解協議時,要求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所達成的調解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在本案中,從表面上來看,乙女是自愿同意離婚的,但乙女系精神病人,其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對作出同意離婚,對其權利有重大影響的決定,應依法征得其法定監護人的同意。乙女的這種自愿不是法律意義上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80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因此,對本案進行再審有法律上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養非婚生子女需要辦理登記嗎
2021-03-24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安置補償款怎么計算及其流程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