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簡介楊某與顏某1990年9月結婚,婚后雙方性格不和,經常發生口角。顏某于1991年9月向法院起訴與楊某離婚,后撤訴。1992年5月18日,顏某生一男孩,雙方為其取乳名“小凱”。由于雙方感情一直不好,顏某于1992年11月再次向法院起訴離婚,雙方達成離婚調解協議。由于當時雙方的婚生子沒有登記戶口,法院制作的離婚調解書上,在孩子的乳名前冠以父姓,確認孩子“楊凱”由女方撫養;楊某每年12月16日前一次性給付當年的生活費420元,至子女獨立生活時止。事后,雖雙方有過交涉,但楊某從未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撫養費義務。1994年1月28日,顏某第一次向所在轄區公安機關為孩子申報戶口,姓名為“李×偉”。1995年2月6日,顏某與李某登記結婚,雙方均系再婚。1998年,市公安機關統一更換戶口簿,顏某將孩子的姓名改為“李×平”。孩子李×平自顏某和李某再婚時起一直與其共同生活,始終不知李某是繼父,同繼父、爺爺、奶奶等親屬相處很好,現在上小學二年級。2000年1月10日,楊某以顏某、李某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被告更改孩子姓名無效,依法責令二被告恢復婚生子姓名。本案雙方爭執的焦點是:原告楊某認為,法院在1992年作出的調解書是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在法律文書上出現的孩子姓名是“楊凱”,故應依此為準,判決孩子恢復姓“楊”;二被告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權利,必須停止侵權。被告顏某和李某則認為,國家認定一個人是否存在,靠的是公安機關的戶口登記,顏某第一次為孩子申報戶口時,在公安機關的注冊登記上是姓“李”,孩子現在也姓“李”,不存在更改的問題;楊某知道孩子姓“李”已有六年之久,期間從未提出異議,且從未付過撫養費,故要求法院依法駁回楊某的訴訟請求。二、對本案的不同處理意見本案在審理中有四種不同處理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應駁回楊某的訴訟請求。理由是:其一,《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楊某自孩子改名起就已知道,在長達六年之久的時間內從未主張過權利,已超過訴訟時效,不應受法律的保護;其二,楊某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姓”,只要求孩子恢復姓“楊”,卻不盡撫養義務,其出發點并非關心、愛護孩子。現孩子不知其身世,與繼父及現在的爺爺、奶奶關系融洽,生活幸福,如果強行判決令其恢復姓楊,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第二種觀點:支持楊某的訴訟請求。理由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具體意見》)第19條的解釋:“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本案被告事先未征得原告同意,在申報戶口時將孩子姓名登記為李×偉,即是擅自決定孩子隨繼父姓,對此,依照上述司法解釋,應確認顏某的行為無效,責令其為孩子恢復原姓氏。第三種觀點:判決孩子姓“顏”。理由是:適用《婚姻法》第16條“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的規定。從本條詞意上看,不論隨父或母姓,都是“可以”的,但并不是“必須”的或是“應當”的。針對本案具體情況,孩子一直隨母親生活,從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角度考慮,應判孩子隨母姓。第四種觀點:征求孩子的意見,決定是否恢復原姓。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的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對自己姓名的決定權并無年齡限制,此案中孩子已經8歲,具有意思表示能力,應有權決定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指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