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權什么時候終止
按照法律規定,監護權終止的情形有:
1.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未成年人成年取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成年精神病人恢復健康狀態時,監護即告終止。
2.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的,監護關系不復繼續,當然終止。
3.監護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監護人以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為條件,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也即喪失監護能力,監護關系理當終止。
4.監護人辭去監護。監護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辭去監護。在指定監護人,辭去監護須經協商或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擅自辭去的不發生辭去效力。
5.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監護人不履行監護義務或損害被監護人利益的,經利害關系人申請,可由人民法院撤銷其監護。
二、子女監護權歸誰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三、子女監護權可以終止嗎?
享有子女監護權的人必須具有監護能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因此,如果享有子女監護權的父母失去了監護能力,也就是說,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履行監護職責,那么監護權就是可以變更甚至終止的。當然,子女監護權的終止并不一定是享有子女監護權的父母不具備監護能力。
子女監護權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這涉及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監護權不僅僅是擁有權利,更意味著父母需要承擔義務和責任,如果父母不負責任,對子女造成傷害的,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撤銷監護權。但是發生子女監護權糾紛的時候,尤其是被撤銷監護人資格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1-03-19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