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指定監護人怎么辦?符合監護權職責人承擔監護人責任,不肯承擔監護權就去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順序的范圍
1、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
2、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
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
3、確定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怎樣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未指定監護人而擔心會有一定的麻煩后產生后果,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資期限未屆滿股東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6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