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監護人死亡的,監護的法律關系已經消滅,監護人不再需要履行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監護職責有哪些
監護是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實行的監督和保護。
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根據我國司法解釋,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即監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被監護人的人身監護(保護、照顧和管教)、財產監護(管理、保護)以及代理被監護人的權利。(注: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11月20日)第10條。)如果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限定為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關系實際就是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關系。親權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權利和義務(英美法系國家則對此稱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從現代國外立法看,親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監護(保護教養權、住所決定權、監督權、子女返還請求權等);
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上的監護(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及為管理上所必要的處分權);
3、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必須指出,親權不包括親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的扶養與繼承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父母因分居或離婚,一方停止行使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并不意味其停止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繼承的權利義務。
我國《婚姻法》雖未明文直接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親權的概念,但該法第15條和第17條關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實際上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內容,它是專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的。在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問題上,父母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然而如果父母離婚,子女不能同時與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將面臨依據什么原則決定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行使問題。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監護的對象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此時作為監護人的需要對其行為負責,同時也要監督管理其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其實,這也就是監護人積極履行自己職責的表現。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