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的民事被告答辯狀怎么寫
1、標題。標題寫明“刑事(或民事)答辯狀”,“刑事(或民事)被上訴答辯狀”。前者為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后者為上訴案件答辯狀。
2、答辯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欄目,直接列寫答辯人的基本情況。
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寫答辯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著另起一行列寫代理人,并標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還是委托代理人,并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還要寫明他與答辯人的關系。如委托律師代理,只寫明其姓名和職務。
被告人是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法人)的,先列寫答辯人及其單位全稱和所在地。另起一行列寫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職務。再另起一行,列寫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職務。
對方當事人的情況不用單獨列寫,可在下面的答辯理由說明起訴人和上訴人是誰,起訴或上訴的案由是什么。
3、寫明答辯事由。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和上訴案件答辯狀其事由的寫法不同。現分別說明如下:第一審案件答辯人是被告人,答辯事由的具體行文為:“因××(案由)一案,現提出答辯如下:”。上訴案件答辯狀的答辯人是被上訴人,答辯狀具體行文為:“上訴人×××(姓名)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事判決(或裁定),提起上訴,現提出答辯如下:”
二、民事答辯狀在什么情況下提出?
民事答辯狀在兩種情況下提出:
1、原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后,被告就訴狀(起訴狀)提出答辯狀。
2、案件經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后,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和上訴人的上訴狀以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間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被上訴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
民事案件在原告上訴期間和判決過后對判決不服的,都可以上交案件的答辯狀,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在接到案件的訴訟書時,符合立案標準的,應對案件進行審查,并通知案件的被告人員,出庭辯護辦理案件的答辯。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是怎樣的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告知
2021-02-11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