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訴訟標的指的是什么?
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需要通過審判機關的審判活動予以解決的民事、經濟法律關系,亦即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每個訴訟都有特定的標的,一般由原告的訴訟請求決定。確認之訴,訴訟標的是原告請求確認的民事法律關系。變更之訴,訴訟標的是原告請求變更或消滅的民事法律關系。
二、法律中訴訟標的
1、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需要通過審判機關的審判活動予以解決的民事、經濟法律關系,亦即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每個訴訟都有特定的標的,一般由原告的訴訟請求決定。訴的標的使訴特定化,以區別不同種類的訴。
2、給付之訴,訴訟標的是原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包括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和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請求。如給付贍養費之訴,其訴訟標的一是當事人雙方的贍養關系,二是給付贍養費的要求。確認之訴,訴訟標的是原告請求確認的民事法律關系。如確認收養之訴中,父母子女間的收養關系即訴訟標的。變更之訴,訴訟標的是原告請求變更或消滅的民事法律關系。
3、如離婚之訴,訴訟標的是現存的夫妻關系。訴訟標的與標的物不同,標的物是實體權利義務關系所指向的對象,是其具體物質形態。在分割財產之訴中,訴訟標的是財物的產權,訴訟標的物是財物本身,或是物品或是一定數量的款項。非財產權益之訴有訴訟標的,不一定有標的物。
三、因素區別
(1)訴訟請求,是用來準確又簡潔地表示請求審判的原告的主張;原因事實,又稱為訴訟理由,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所依據的案件事實。
(2)訴訟標的,又稱為訴的標的或訴的客體,是當事人雙方爭議和法院審判的對象。訴訟標的由訴訟請求和原因事實加以確定,其中任一要素為多數時,則訴訟標的為多數。訴訟標的:是訴構成的要素之一,是指當事人之間因發生爭議,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關系。每一個訴訟案件至少有一個訴訟標的,但有的案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訴訟標的
(3)訴訟標的物,是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標的物指買賣合同中所指的物體或商品。舉例說明,在房屋租賃中,訴訟標的是房屋租賃關系,而訴訟標的物是所租賃的房屋。訴訟標的和訴訟標的物并不是永遠共存的,一個合同必須有標的,而不一定有標的物。
訴訟標的,簡單來講,就是當事人訴訟的目的和對象。訴訟是指原告與被告就某件事情不能達成一致,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一般是由原告發起訴訟。被告一般是有錯誤的一方,經法院判定后,決定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是否需要入刑或者進行罰款。
綜上所述,訴訟標的與標的物不同,標的物是實體所指向的對象,訴訟標的是財物的產權,訴訟標的物是財物本身,非財產權益之訴有訴訟標的,不一定有標的物,訴訟請求審判的原告的主張,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所依據的案件事實,每一個訴訟案件至少有一個訴訟標的。
小額訴訟標的額的標準是什么
欠款糾紛起訴訴訟標的額
商標訴訟的訴訟標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房屋轉租中介費需要轉嗎
2021-02-20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6萬元的存款公證費多少
2020-11-12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