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哪些情形可以申請再審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 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 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 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 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 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 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二、再審程序的適用范圍包括以下內容:
1、已生效的判決。但通過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等非訟程序作出的判決、依照再審程序審理后維持原判的案件和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其中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指對于婚姻關系這一身份關系的判決不能申請重審,對于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可以申請再審。若涉及已分割的財產,對于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再審,涉及判決書中未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2、已經生效的裁定書,包括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可以再審,但可以上訴。
3、符合法定情形的生效調解書。
法院對生效調解書啟動再審程序的,要求生效的調解書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當事人申請對調解書再審的事由,是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違反合法原則;檢察機關監督調解書的事由是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規定,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無論以指令再審方式還是以提審方式裁定再審,標準應該是相同的,“不得因指令再審而降低再審啟動標準,也不得因當事人反復申訴將依法不應當再審的案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民事再審申請是否中止執行?
民事再審申請書要提交幾份?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怎么認定民事訴訟法再審新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看守所的行為違法會導致司法賠償嗎
2020-11-27一般房屋買賣糾紛法院怎么判
2020-12-12職稱評定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0-11-16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