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哪些情形可以申請再審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 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 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 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 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 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 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二、再審程序的適用范圍包括以下內容:
1、已生效的判決。但通過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等非訟程序作出的判決、依照再審程序審理后維持原判的案件和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其中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指對于婚姻關系這一身份關系的判決不能申請重審,對于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可以申請再審。若涉及已分割的財產,對于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再審,涉及判決書中未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2、已經生效的裁定書,包括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可以再審,但可以上訴。
3、符合法定情形的生效調解書。
法院對生效調解書啟動再審程序的,要求生效的調解書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當事人申請對調解書再審的事由,是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違反合法原則;檢察機關監督調解書的事由是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規定,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無論以指令再審方式還是以提審方式裁定再審,標準應該是相同的,“不得因指令再審而降低再審啟動標準,也不得因當事人反復申訴將依法不應當再審的案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民事再審申請是否中止執行?
民事再審申請書要提交幾份?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怎么認定民事訴訟法再審新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