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庭上家屬可以作證人嗎
在法庭上自己的家屬是可以作證的,只要是沒有勝利精神上的缺陷都及和本案無牽連的,都可以作為證人的,證人證言會在查證后在能作為有效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二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篡改證據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一)行政責任:
1、罰款。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2、拘留。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內。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二)刑事責任:
1、妨害作證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規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訴訟中做偽證所負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我國刑法中對偽證行為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條、第306條、第307條。
我國證人資格的限制規定僅為不能正確表達意志。控告人、檢舉人、證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實的證言,經鑒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缺乏對客觀事實的理解力或判斷力的,為無作證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衛生部關于頒發《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暫行規定》的通知第二十一條 訴訟過程中有關法定能力的評定。
證人在訴訟中享有的訴訟權利有哪些
遺囑有效見證人要符合什么條件
擔保中的保證人是連帶債務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協議的效力
2020-11-21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小產權房怎么拆遷
2021-03-07房屋拆遷未過戶該如何維權
2020-11-26律師必須知道的在進行辦理集體拆遷和集體征地的案件時應該注意的幾項事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