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民訴規定證人有拒絕作證權?
根據法律規定證人沒有拒絕作證權,
(一)對拒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采取相應的法律制裁。
(二)對證人實行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
(三)對證人出庭作證所導致的經濟損失要給予補償。
具體補償項目包括:誤工費;交通費;外地證人的住宿費、伙食補助費;無固定工資收入人的勞動收入損失。至于具體的計算訴訟法,各地可以參照本地區一般國家工作人員的出差標準,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生活水平制定專門標準。
(四)對公民加強法制及素質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不能不承認,近些年來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有所增強,但于先進國家相比,還是落后的。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國家的今天,普及法律知識便顯得更加重要。要使公民懂得,依法出庭作證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更是公民的一項義不容辭的義務。以此提高公民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同時,要大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正氣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風范,為證人提供一個良好、寬松的社會環境。
二、證人拒絕出庭該怎么辦
(一)申請法院進行證據保全。
對證人的證言可以申請證據保全。對于證據保全的申請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駁回,法院有權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被保全人對該裁定也有權異議,但該異議不影響裁定的執行。
“證據規則”規定,人民法院保全證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制作筆錄等方法。可見,保全證據是允許對證人證言采取制作筆錄的方法的,也就是說法律上可行。且由于是法院的筆錄,公信力相對較高,不用傳喚證人出庭作證,較好地解決了證人拒絕出庭作證使申請人失權的問題。
(二)申請公證證明。
目前我國立法層次太低,主要是國務院的規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規章。民事訴訟法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證據規則”規定,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可見,民事訴訟中對公證效力采取的是免除當事人舉證責任原則,但又規定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因此,在證人可能拒絕作證的情況下,采取由公證員公證其證言的真實性的方法是比較理想的選擇,這樣既回避了因證人不出庭導致的舉證不能的風險,又避免了因證人心理不成熟在交叉詢問時作證不利的風險。
在當代社會,一個證人的證人證言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他出具的是書面的證人證言,而并不是親自的到法院來進行作證,這主要還是考慮到交通不方便等等,但并不是當事人拒絕作證,法律是絕對不允許拒絕作證的。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怎么辦?
如何寫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委托代理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