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合同解除的管轄法院是哪個?
(一)首先要明確買賣合同雙方是否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議?
若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議,且符合《民事訴訟法》第34條、《民訴意見》第24條的規定,則以該協議確定管轄法院。
(二)若買賣合同雙方沒有選擇管轄的協議,或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的規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1、若合同雙方沒有關于合同履行地或交貨地的明確約定,則根據《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若買賣合同雙方有明確的合同履行地或交貨地的約定,則應該區分合同是否實際履行:
(1)合同未實際履行的,根據《民訴意見》第18條及《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如果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合同實際履行的,根據《民訴意見》第19條及《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2條的規定,當事人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后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未以上述方式變更原約定,或者變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問題的,仍以原合同的約定確定履行地。
二、解除買賣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解除買賣合同的理由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法定解除事由,二是可以協議解除。
1、合同的法定解除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例如地震、火災等自然現象以及戰爭等社會現象。當然并非出現不可抗力就會導致合同解除,只有在不可抗力影響到合同目的的實現時,才能導致合同解除。
(2)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行為。
(3)遲延履行。遲延履行是指已屆履行期而能給付的債務,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未為給付所發生的遲延。然而,并非債務人的遲延履行行為必然帶來合同解除的后果,只有當“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債權人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債務人仍未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始得解除合同。
(4)其他違約行為。如完全不能履行、不適當履行、部分履行等也可能導致合同解除。當然,這是以債務人的違約行為構成根本違約或者造成合同目的落空為前提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解除買賣合同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法定解除,一種為約定解除。合同解除的條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者,其解除為法定解除,而當事人以合同形式,約定為一方或雙方保留解除權的解除為約定解除。
2、合同的協議解除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協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采取適當的形式。
管轄權問題就是一個案件由那個法院管的問題,管轄權要根據案件的類型進行區分,包括合同糾紛,不動產糾紛等等,合同糾紛的案件,一般被告住所地有管轄權,合同履行地法院也有。
貨物運輸合同的管轄權如何確定?
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哪個效力更高
涉外婚姻離婚訴訟的管轄法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