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借款合同當事人一般是金融機構與法人企業之間的借款關系,確定管轄權時,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被告住所地與合同履行地一致,那么問題很容易解決,如果出現二者不一致時,應如何確定呢?首先,借款合同中明確了履行地,雙方爭議應由履行地法院管轄;如果借款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那么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0號,即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可見合同履行地是在出借方,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百一十一條規定是一致的,
第五百一十一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據前條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按照推薦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按照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依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是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起訴到法院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一般是出借人履行了義務后,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屆滿后未履行歸還借款的義務,致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借款人負有給付貨幣的義務,此時,接收貨幣在出借方即貸款方所在地,依照上面陳述的法律規定,由出借方(貸款方)即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一般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原告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若借款合同簽訂后,出借人(貸款人)未履行義務,導致借款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此時應履行義務的是出借人(即貸款人)一方,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0號批復規定,由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此時應為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即貸款人所在地),而不應適用《民法典》的規定,在接受貨幣一方(借款人方)即接受貨幣所在地履行。
一般情況下,借款合同有效應判決履行,此時法院判決履行即判決貸款人履行義務,給付貨幣給借款人(接受貨幣一方),這樣裁定管轄權由貸款方(出借人)所在地(被告地)法院管轄,有利于法院執行(可理解為執行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此種情況比較少見。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此規定如何適用借款合同中的民間借貸糾紛呢?民間借貸雙方當事人一般為公民個人,若借款時沒寫借條,沒約定利息,這樣的合同屬無償合同,是實踐性單務合同。當出借人將借款交付給借款人之后,出借人不再負有其他任何義務,合同的義務主要是借款人的義務,即具有給付貨幣付還出借人的義務,此時,雙方當事人發生糾紛時,應適用民訴法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被告地人民法院管轄。若當事人對借款進行結算后,由借款人出據欠條給出借人存執,當雙方發生糾紛時,應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此時,欠條應視為書面合同,適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0號批復的規定,由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適應《民法典》的規定,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同樣,借款人出據借條(或借據)給出借人(貸款人)存執的,當出借人依據借條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由原告人(出借人,貸款人)所在地(即接受貨幣方)人民法院管轄。
綜上所述,口頭民間借貸糾紛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民訴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借款合同糾紛,除合同明確約定履行地外,履行地約定不明確的,由貸款方所在地,接受貨幣的債權的合同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民訴法第二十一條、《民法典》的規定;即給付金錢之債的履行地確定為債權人的住所地。
要知道借款合同的糾紛產生的頻率也是非常高的,比較常見的就是借款人到期不還錢,或者是雙方就借款利息等到產生了爭議。實際處理這類糾紛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方式,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得不說,隨著人民法律意識的普遍提高,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借款合同糾紛的也越來越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婚后女兒拒絕贍養怎么維權
2021-01-05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