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什么情況下應中止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在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中,其實都是可能出現中止審理的情況。當然了,不同的訴訟法中規定了,不同訴訟類型的案件中止需要符合的情形不同。比如,在刑事訴訟中,可以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包括自訴人、被告人得了精神病或者身患其他嚴重疾病;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民事訴訟法中止訴訟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么?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