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屬于訴訟時效中斷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起訴、請求、認諾。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屬于我國公民在辦理案件的合法權益,一旦公民由這類請求時,應積極的由這類人民法院進行辦理。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對這類訴訟時效時間進行辦理,對這類案件的審理工作進行相關的延長,確保公民的合法權益。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哪些方法可以延長債務訴訟時效?
刑事自訴案件有訴訟時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戶口遷入多長時間可獲拆遷補償
2021-03-08拆遷孕婦肚子里的孩子有補償嗎
2021-02-12離婚拆遷補償如何分割
2021-03-20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分別怎么補償
2021-03-13公租房拆遷后如何分配以及相關問題
2021-02-08租賃的土地被征用有土地征收補償費嗎
2021-02-20秦皇島市舊城改造拆遷安置暫行辦法
2021-02-06地基是否享有拆遷賠償
2021-01-30蕭縣龍山社區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14國家公職人員能否享受拆遷安置
2020-12-17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2-27南寧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