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又撤訴不發生訴訟時效中斷嗎?
發生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有關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情況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上,應當嚴格對照以上條件來進行處理,如果不符合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的,則是不可以進行重新計算訴訟時效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認定。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養殖場拆遷補償太低,如何提高補償
2020-12-06